石家庄资讯 来源:石家庄新闻网 发布日期:2018-12-10 15:31 字号:|

摘要:城市规模不断扩大、城市品位不断提升、城市功能不断增强、城市环境不断优化……改革开放以来,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,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持续增强。

城市规模不断扩大、城市品位不断提升、城市功能不断增强、城市环境不断优化……改革开放以来,我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,群众的幸福感、获得感持续增强。

40年栉风沐雨,40年砥砺奋进,40年蜕蛹化蝶……40年来,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微变化,无不回响着逐梦前行的铿锵足音。

规划先行拓展发展空间 城市承载力得到全面提升

改革开放以来,随着国家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,我市逐步扩展城市空间,加快推进城市建设,逐步发展和完善城市规模和结构,改善城市环境,城乡面貌日新月异。

我市第二期城市总体规划,于1983年报国务院批复。提出了“严格控制、保护发展、充实提高、发展远郊”的原则,确定到2000年城市人口控制在80万人以内,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公里左右。城市在现有建成区基础上,向东南发展,形成南北为工业区、中间为生活区,由方格网主次干道相连接的城市格局。

2000年12月,我市第三期规划(1997-2010)经国务院批复。规划构建以主城区为中心,由正定、栾城、鹿泉三个县(市)城区以及丘头和窦妪两个工业区共同组成的分散组团式“主城圈”布局结构。

主城区主要向东南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。基本格局为一轴、一核、三环,即“113”。路网主骨架规划形成“四横、六纵、三环、八射”。

2009年,面对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和省会战略实施的新形势,在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,市委、市政府作出跨河向北发展正定新区的重大战略决策。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:“其核心思路是通过新区建设、构建起石家庄大尺度的空间发展结构,同步实现规模扩张和空间结构调整,从而破解发展困境,支撑起未来石家庄较高的发展目标,提升城市竞争力与吸引力。”

2013年9月,《石家庄市城市总体规划》(2011-2020年)经国务院批复,确定了打造京津冀第三极的城市定位和“一河两岸三组团”的组团式城市发展格局。这一定位是国家立足于我国区域发展的形势,从支撑京津冀城市群构建的角度赋予的,从城市间关系角度明确了石家庄在区域中发展的战略地位,也意味着石家庄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。

“一河两岸”的北跨发展,为这座城市拉开了大发展的框架。眼下,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,城市结构逐步优化,城市面貌显著改观,中山路一线核心区功能持续聚集,万达等商业副中心逐步形成;东部依托高新技术开发区,已初步形成全市乃至全省创新要素的集聚核心区。

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,石家庄建成区面积从2009年的196.4平方公里扩展到如今的277平方公里,建成区人口从243万人增加到284万人。“一城、一环、四组团”的都市区布局结构基本形成。

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大交通路网格局逐步形成 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,让市民感受到了触手可及的变化。

从1987年石家庄新火车站建成,到2012年新客站建成;

从1994年京石高速全线双幅正式通车,到2015年京昆高速石家庄至冀晋界公路建成;

从1995年石家庄正定机场正式开航,到2014年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t2航站楼正式启动;

从1996年全长41.2公里的二环路一期工程及其配套的五座立交桥竣工,到2014年连接主城区与正定新区的新城大街通车; ……

一份份沉甸甸的工程清单,书写着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建设的足迹。

数据显示,目前,我市公路网总里程达到1.88万公里,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19公里。

京港澳、黄石、青银、京昆、西柏坡高速公路和107、207、307、308等国省干线在市域内纵横交错,实现了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,村村通油路,形成了以“石家庄市区为中心,高速公路为依托,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,县乡道路为脉络,放射状发展,蛛网式连接的公路交通网络”。

按照计划,未来我市将通过建设南绕城、西阜、平赞、津石、石衡5条346.5公里,使省会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近千公里,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.88公里,实现县县通高速。

展现在世人面前的,不仅有畅通的地面工程,还有正在地下紧锣密鼓建设的轨道交通工程。如今,乘坐地铁1号线换乘3号线,从省博物院到新客站仅用30分钟。

在2017年6月,我市迎来了地铁时代,全长30.3公里的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首开段投入运营,主要解决我市东西向主通道交通需求。

按照规划,2020年前建设完成2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两边段工程,运营总里程达到59.6公里,形成市区东西南北贯通的轨道交通骨干线网;2020年后,修建4、5、6号辅助线路,扩大轨道交通线网的覆盖面,最终建成总长超过240公里较为完整的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网络。

在此基础上,铁路建设在近些年得到了迅猛发展。2012年京港澳高铁开通,2015年津保铁路通车,2017年石济客专投用……

省会与北京、天津、郑州、太原、济南等五大城市的“一小时高铁交通圈”加速形成,逐步实现了城市之间资源的快速流动和共享,进一步促进了京津冀协同发展。

一个立体化大交通路网格局正在逐步形成。

高标准绿化美化 城中处处园林美景

从街头星星点点的绿色,到大街小巷绿意盎然鲜花盛开;从全市仅有的3个公园,到“500米见园”目标的实现。

40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秉承生态园林建设理念,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,为市民提供更多更美的绿色空间。

1978年,平安公园建成开放,虽然需要购票游览,但也吸引了周边无数市民前来观光游览。当时,全市仅有人民公园(现儿少活动中心)、东方红公园(现长安公园)和平安公园这3个公园。 公园是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产品,是供民众公平享受的绿色福利。

改革开放以来,特别是近年来,市委、市政府在增加公园面积、提升公园档次的同时,按照“500米见园”的标准,利用有限的城市空间,不断建设新的公园。

一座座崭新的公园相继出现在城市中,出现在居民小区周边:裕西公园、水上公园、赵佗公园、石门公园、体育公园……

特别是随着民心河的通水和环城水系的建设,沿线增加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公园。 截至目前,市区(不含四个新城区)已建有大型综合性公园、特色园、主题公园等各类公园49座,基本达到了“500米见园”的标准,且公园景观更美,服务更优,功能更完善。

道路绿化是距离市民最近的绿色。我市围绕建设“林荫型、景观型、生态型、节约型”的道路绿化理念,不断加大城市道路绿化力度。

2010年以来,我市对二环路沿线开展了绿化景观综合整治提升,累计新建提升绿地120公顷,新建游园绿地20余处,形成了绿量丰富、特色鲜明、景观靓丽、功能齐全的生态景观长廊。

主城区内,大规模、高标准的道路绿化景观提升工作一拨拨展开。2012年,全面启动了主干道绿化提升工程,对和平路、裕华路、中山路、槐安路、体育大街、广安大街和中华大街等7条主干道增植乔灌木37万株。

浓重的绿色从城市中心蔓延开来。在城市边缘,按照“增加绿量、体现特色、提升品位”的原则,我市10多个出入市口,实施了大规模绿化建设,累计完成30余公里、近130公顷的绿地改造提升任务。

对于缺水的石家庄来说,滨水景观曾经遥不可及。为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态环境,我市以打造城市生态水系为突破口,全面推进水系建设,打造水绿交融、净河绕城的园林生态景观。

1999年10月1日,全长57公里的民心河建成通水;2008年,西北水利生态防洪工程实现通水;2011年,全长31公里的东南环水系工程,顺利实现“水通、路通、船通、景通、林带通”的“五通”目标。

同时,我市相继开展了洨河和汪洋沟综合整治工作,并全面推进滹沱河生态水系工程建设,逐步修复河流生态环境,形成了一条条主题鲜明、充满活力、风格各异的滨水景观带。

精细化管理提升品质 “颜值”和“气质”兼修 三分靠建设,七分靠管理。优质高效的城市管理,是城市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,是城市有机更新的重要内容。

改革开放40年来,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,城市管理也日益走向精细化。

实现数字化城管,是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的一个里程碑。

2009年,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础上,我市正式启动运行了数字城管,实现了城市粗放型无序管理向精细化有序管理的转变。

在数字城管中,利用计算机技术、地理信息技术、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,采用城市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、城市部件与事件管理法,实现了城市日常管理的数字化、信息化系统。数字城管运行后,有力推动了市容市貌的明显改观。

城市的环境卫生,是城市印象的第一要素,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。为提高市容环卫管理的精细化水平,2015年6月,我市试运行了“以克论净”环卫作业考核法,通过对道路、便道上一平方米内的尘土进行称重,作为评价清扫保洁质量的依据。

采取“以克论净”的环卫作业考核方式后,通过量化考核办法,用数字说话,用数字评价,使环卫作业考核从“定性”变为了“定量”,更加科学、准确、公平、公正,进一步促进了城区环卫质量的提高。

同时,我市在坚持日常管理的基础上,下大决心、下大力气开展了多次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作,并投巨资新购置大型清扫车,城区上百条路段全部达到了24小时或16小时保洁;开展了以渣土治理、占道经营清理、广告牌匾规范、道路清洗为重点的市容环境专项整治行动,城市环境明显改观。

为做到城市“颜值”和“气质”兼修,市委、市政府更吹响了向含金量最高的全国文明城市冲刺的进军号角。

2016年以来,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“创建文明城,城管在行动”为主题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,以市容环境“五项提升”助力文明城市创建,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整洁有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。 平坦通畅的道路,底色毕现;偏僻的小街背巷,也难觅占道摊点;街头路面,几乎看不到任何违法小广告的影子……我市开展创城工作以来,城市环卫质量大幅改善,市容管理井然有序,市民满意度极大提高。

2017年11月17日,在第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,我市被顺利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。 40年来,华彩蝶变的城市在沧桑岁月中留下了一道道辉煌印记。

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,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,开拓创新、拼搏奋进,不断加快推进省会城市建设,提升城市管理水平,为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奠定坚实基础。

责任编辑:张瑶瑶 关键字:
分享到:
  • 支持 0票
  • 努力 0票
  • 雷人 0票
  • 无聊 0票
  • 难过 0票
  • 愤怒 0票

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,

用户名:
已有 0 条评论,
网站地图